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进击的表妹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要来提亲吗
    崔静诗因假孕陷害皇子一事,名声清白皆毁。

    崔阁老为了崔府的颜面,原想给她一条白绫,起码留个贞烈的名声。

    但在崔大人和崔夫人的苦苦哀求下,勉强同意将她送去尼姑庵做姑子,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崔阁老也因此事被盛帝斥责治家不严,原本的官复原职再度被拖延。

    瑞亲王便抓住此次机会,全力打压崔阁老在朝中的势力,直将他逼至告老还乡才算完。

    谁能想到,不过是因为小儿女之间的矛盾,瑞亲王竟出手如此狠辣,不惜将整个朝堂搅得血雨腥风,使得文官集团大换血。

    然而,这些并不是颜苒最为关注的。

    令颜苒感到意外又痛快的是,没想到在这场掺杂着恩怨情仇的权力斗争当中,萧遵竟然是最惨的。

    崔阁老的两个儿子不成大器,族中亦没有其他优秀的子弟可扶持。

    遂崔阁老的派系皆由其学生亲信组成,却被瑞亲王打压的打压,收买的收买,七零八落,难以成林。

    崔阁老倒台以后,副相韩禹上位。

    崔家在安阳贵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炙手可热的相府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崔府。

    在这种时候,萧遵原本是很庆幸的,庆幸自己及时脱身,没有被崔静诗缠上,陷入崔家这个泥潭。

    可盛帝却不知怎么想的,在萧遵不惜背信弃义、如此艰难的脱身后,竟然又将他推了回去。

    盛帝为萧遵挑选的正妃,是崔家的嫡长女,也就是崔静诗的长姐,崔静仪。

    崔静仪患有胸痹之症,天生体弱,常年药不离口,是以从未在人前露过面。

    当萧遵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头在滴血。

    早知如此,他娶了崔静诗不好么?

    他与崔阁老联手对抗瑞亲王,或许还不致落败,他也能得到一个比现在更有势力的妻族。

    可事已至此,再将处于弱势的崔家给他,毫无助益。

    那他费心费力的绕了这么一大圈,图什么呢?

    他本就不如太子出身尊贵,有强势的母族依靠,所以每行一步都万分谨慎。

    他在崔静诗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只不过是在权衡崔家的实力,想为自己寻得一个助力。

    可到头来,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盛帝对他的敲打,警告他不要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以颜苒对盛帝从前世到今生的行为模式判断,向来随心所欲的他极有可能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许当中还包含着那么一点对崔阁老这些年来劳苦功高却憋屈隐退的安抚,从而显示出他的仁慈。

    萧遵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高兴的不只有颜苒,还有太子。

    “听说太子近来很是潇洒啊,不仅一次纳了两房姬妾,连翠微楼都有他的专属雅间了。”

    颜苒坐在梵墨住处的院中,一面给温容安添茶,一面不无嘲讽的说道。

    太子妃乃是当朝太傅之女,太子先前为了笼络太傅,对太子妃表现的一片痴情,忠贞不二,是世人眼中的一对神仙眷侣。

    但自从萧遵的婚事定下以后,太子觉得势单力薄的萧遵毫无威胁,便得意忘形的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广纳美妾,夜不归宿,叫太子妃好是伤心了一阵子。

    温容安轻轻的摇了摇头,对自己的未来表示担忧:“如此短识之人,也不知能否走到那个位置。”

    颜苒看向温容安,笃定道:“表哥想让他走到,他就一定能走到。”

    太子自出生就被立为储君,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围着他转,难免自视甚高,听不进忠言逆耳。

    萧遵虽然谦虚受教,广开言路,但他自私自利,心狠手辣,手中势力亦不如太子,难以施展拳脚。

    这两人各有优劣,都不是最完美的君主之选。

    但既然前世温容安可以将萧遵推到那个位置,颜苒相信,今生他也一样可以将太子推到那个位置。

    况且……

    颜苒笑了笑,接着道:“外面还有拥兵自重的邕宁王、广陵王,虎视眈眈的盯着安阳的动静。这天下之主究竟会落入谁的手中,犹未可知。所以,你也不必只将目光放到这两个人的身上,只求眼下的安稳即可。待将来不论局势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有立身之本,都能掌握主动权。”

    温容安听着颜苒分析的头头是道,好像她能预见到以后一定会发生什么似的,感叹道:“若逢乱世,飘零自危,如何安身立命?”

    颜苒眸色微变,压低了声音,缓缓吐出两个字:“兵权。”

    温容安的瞳孔明显的震颤了一下,没想到颜苒竟会有这种想法。

    他们不是封王,又不是将军,要兵权做什么,造反不成?

    温容安虽然震惊于颜苒大胆的想法,却已经暗暗的在心里琢磨着,要如何才能取得兵权,现在从军是不是来不及了?

    颜苒却又是嫣然一笑,语气轻松道:“你忘了我舅舅是谁,他可是北宁的守将!北宁抵御外敌,有百万雄师,不管内政如何变换,总波及不到那里。到时候,我带你去投靠舅舅就是!”

    温容安还以为颜苒是想让他弃文从武,哪曾想却是要带他逃跑,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温容安觉得,颜苒的话虽有道理,却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一则安阳与北宁相去甚远,若当真发生内乱,一路颠沛流离,能不能平安的去到北宁还不一定。

    二则北宁面对的是漠北异族,那里才是真正的战场,岂不是更加危险?

    但看着颜苒天真烂漫的笑脸,温容安什么都没说,只顺从的应道:“嗯,都听你的。”

    颜苒听着温容安温柔的声音,不禁心间荡漾,露出一抹痴笑。

    温容安抿了口茶,又想起了一件事,语气低沉下去:“近来,向你提亲的人很多。”

    颜苒即将及笄,已至婚龄,自然有人向她说媒。

    况且没有了崔静诗,颜苒便是安阳城中头一号的才女了,再加上颜老爷官运亨通,上门求娶的人自是络绎不绝。

    不过,颜老爷先前便有将颜苒送入东宫的想法,虽因太子与太子妃感情甚笃而未能实行,却也没急着将她的婚事定下来。

    如今,太子已经接连纳了两房妾室,颜老爷的心思便又活络起来。

    颜苒双手托腮,直视着温容安,满目期待:“你也要来向我提亲吗?”

    温容安闻言一怔,没有立即回答。

    他当然想向颜苒提亲,赶紧将婚事定下来,最好能早些将她娶进门,光明正大的和她在一起。

    可现实情况是,他无父无母,在定国公府的身份又很尴尬,没有人能给他主事。

    他没有深厚的家世背景,亦无官职在身,便没有能与颜老爷谈判的筹码。

    而且,温承衍已经娶了颜瑶,若他再求娶颜苒,便是两姐妹同进一府,想来刻板守礼的颜老爷也不会同意。

    如此种种困难摆在眼前,令一向运筹帷幄的温容安也犯了难。

    但他并没有将这些心事告诉颜苒,只郑重的答应她道:“嗯,我会去提亲的。”

    颜苒还没有等到温容安的提亲,却是先等到了瑞亲王府的提亲。

    她不禁在心中冷笑,这苏泛先后与敏安县主、崔静诗议过亲,都未成功,且结果惨烈,竟还敢打她的主意,是欠虐吗?

    继而她又感到不解,难道苏泛忘了不成,他们两个可是有仇啊!

    况且,以瑞亲王因苏泛被崔静诗诬陷声誉,就将崔阁老逼迫至辞官一事,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孙子的重视,又怎会给他求娶一位并不门当户对的妻子?

    颜苒虽然觉得瑞亲王府突然提亲的举动有些怪异,但现在并不是探究其原因的时候,她更关注的是颜老爷的态度。

    颜苒先前并不担心订亲一事,因为熟知颜老爷想将她送入东宫的想法,是以并不急切。

    可如今瑞亲王府前来提亲,意义却大不相同。

    如果颜苒能嫁给苏泛,日后便是妥妥的亲王妃,这个身份与皇妃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高于皇妃。

    毕竟,皇帝的妃子不过是妾室,若是不得宠就没有意义了。

    而亲王妃却是正儿八经的当家主母,诰命品级并不在皇妃之下。

    所以,颜老爷极有可能改变想法。

    晚上,颜苒便煲了汤送去书房,旁敲侧击的打探颜老爷的意思。

    颜老爷看出了颜苒的心思,笑道:“苒儿长大了,开始关心自己的婚事了。”

    颜苒羞涩的一笑,故作为难道:“倒不是女儿心急,只是女儿快要及笄了,婚事仍然没有定下来,外面免不了有些闲言碎语。”

    颜老爷面色一沉,不悦道:“哼,别人家姑娘的婚事,他们急什么,竟是些长舌多言的!苒儿,你不必理会旁人说什么,为父自有安排,耐心静候就是。”

    颜苒默然,心中暗忖。

    颜老爷说不急,难道是还没有放弃将她送进东宫的想法?

    这倒是令颜苒看不懂了,瑞亲王府的婚事可不比东宫差,他为何非要……

    颜苒猛然顿住,似乎明白了什么。